儿童上唇突出常由两种原因导致:
-
上颌骨发育过度:遗传或不良习惯(如咬手指、口呼吸)促使上颌骨前突,使上唇外翻。
-
唇系带过短:上唇系带牵拉导致嘴唇短缩、翘起,形成“撅嘴”外观。
家长需注意:长期口呼吸会加剧颌骨畸形!
如何判断矫正方案?分类型应对
通过口腔CT和头颅侧位片检查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:
类型 |
特征 |
矫正方法 |
---|---|---|
牙性突出 |
牙齿前突或拥挤 |
金属托槽/隐形牙套 |
骨性突出 |
上颌骨过度发育 |
正颌手术(如LefortⅠ型截骨) |
系带问题 |
上唇系带短缩 |
系带延长术 |
-
牙性案例:通过拔牙或扩弓内收前牙,矫正周期1-2年。
-
骨性案例:需18岁后联合正畸+正颌手术,后退上颌骨。
MRC矫治器:儿童早期干预的利器
针对3-12岁儿童,若因肌功能异常(如口呼吸、吐舌习惯)导致唇突,可佩戴MRC肌功能矫治器:
作用:训练唇肌力量、建立鼻呼吸习惯,抑制上颌过度前伸。
注意:初戴时可能出现嘴唇更突出(约1-2周适应期),需严格闭唇锻炼!
家长高频疑问解答
Q:孩子换牙期嘴唇突,需要立刻矫正吗?
若因乳牙滞留或恒牙萌出拥挤导致,需尽早拔除滞留乳牙或扩弓。黄金干预期是8-13岁,颌骨可塑性高。
Q:手术风险大吗?能否只做正畸?
轻度骨性问题可通过“掩饰性正畸”改善;重度需手术。现代正颌技术精准可控,但需全身麻醉,术后需3-6个月恢复期。
独家见解:被忽视的“习惯矫正”
多数家长聚焦医疗手段,却忽略习惯干预的重要性!例如:
-
戒除不良习惯:咬下唇、吮指会加重前突,可用唇挡矫治器辅助阻断。
-
唇肌训练:每日做“抿纸片”练习(上下唇夹住纸片5秒×10次),增强肌肉张力。
数据补充:早期肌功能训练可降低40%手术需求!